今年清明节期间,市殡仪馆预计将接待祭扫社会群众15万人次。为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安全、文明、祥和的祭扫环境,市殡仪馆及早行动,周密部署,制定接待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,推出多项便民、惠民新措施;同时,向社会发布清明节祭扫温馨提示,号召市民共同携手,以绿色祭扫、生态安葬的实际行动,过一个平安文明、和谐有序的清明节。
周密部署全力备战清明节
为确保清明节祭扫服务工作安全、平稳、有序,市殡仪馆成立了“清明接待工作领导小组”,下辖6个工作组,工作细化责任到人。同时,在全馆范围内召开清明工作部署动员大会,制定并下发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在墓区醒目位置悬挂安全文明祭扫标语,向群众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,通过广播宣传,引导群众文明祭扫,生态安葬。
市殡仪馆开展“平安清明”安全隐患排查。
为全面加强祭扫安全管理,市殡仪馆开展了“平安清明”安全隐患排查活动,对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;同时,在墓区内设置消防桶及消防栓,墓区巡逻人员配备便携式水桶;此外,殡仪馆还提前与交警、辖区派出所、辖区消防队联系,对“清明”高峰期的交通及安全工作进行联动部署,并在业务窗口发放行风评议表,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群众的监督。
市殡仪馆新馆年内全部投入使用
2013年10月23日,拥有50多年历史的昆明市殡仪馆改扩建一期工程隆重开工,将于今年全部投入使用。新殡仪馆按照国家一级殡仪馆标准设计,以“人文、科技、绿色、环保、生态”作为核心理念,采用古典与现代建筑设计元素相结合的园林式风格,与自然山体相得益彰,全部投入使用的新殡仪馆绿树掩映,花团锦簇,将成为全省殡葬服务典范、殡葬改革主导者、绿色殡葬倡导者,成为西部第一、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殡仪馆。
市殡仪馆馆长郑维彬介绍,昆明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分两期建设:一期在原址320亩中进行,建筑面积为53873.43平方米,绿化率58%,投资总额为3.32亿元。设有悼念区、火化区、守灵区、休息区、餐饮区5大功能区。馆内设有大、中、小及家庭型告别悼念场所12间、大型殡葬超市一个、火化设备20台、守灵间10间,还配置了餐饮、休憩等相关服务。
自2016年9月起,火化车间、C区吊唁厅、停车场等新馆服务区域相继投入使用。新的火化车间拥有先进的火化炉,配备了单独的装灰室和家属休息室,目前共启用了11台绿色环保的天然气火化炉,投入至今火化遗体已达17000具;C区吊唁厅目前共启用了3个家庭告别厅和1个中厅,每个厅都配备了围观鲜花,电子显示屏、挽联服务等特色装饰,并设有家属休息室,截至目前,已开告别会1500余场次;新的停车场共有600多个停车位,加上馆区路面临时停车点,可提供近千个停车位,完全能满足丧属日常停车需求,并极大缓解了清明和冬至期间祭扫车辆的停车压力。新馆区投入使用一年多来,为市民提供了更专业、更全面的服务,受到丧属一致点赞。
新殡仪馆环保节能智能化成最大亮点
今年全部投入使用的新昆明市殡仪馆有何亮点?殡仪馆改扩建二期规划如何布局?郑维彬介绍说,新殡仪馆有两大亮点:一是突出环保、节能。殡仪馆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,新建的殡仪馆,不仅从外观上体现大气庄重,更主要体现环保节能的功能,新引进的火化机采用先进的烟尘处理设备,烟尘排放可达到国家一级环保标准;新殡仪馆将实现无烟、无尘、无味的目标。
二是配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设施设备。改扩建后的殡仪馆将采用多媒体和电脑软件管理,对每具遗体实行全程监控和识别;同时,运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。用先进的火化机提高火化效率,届时年火化能力将达到20000具以上。
“昆明市殡仪馆改扩建二期为生态公墓开发。”郑维彬说,生态公墓规模1340亩。二期生态公墓规划处于呈贡和空港经济区5公里长的城市生态隔离带中,以树葬、花坛葬、草坪葬、壁葬、地宫葬、塔葬等节地安葬为主题,将公园、墓园、生态葬法融为一体,依山就势形成若干个节地生态葬,整个墓园安葬设计达到30万具,力争打造成殡葬改革绿色公墓的示范基地。同时,其公园化墓园的景观更加优化了城市生态隔离带,并作为解决城市困难群体安葬难的主要公墓。
守护生命最后一站的“天堂使者”
又是一年的清明时节,当你捧着鲜花心怀思念祭奠逝去的亲人时,是否还记得曾经陪伴逝者走过生命最后一站的人,他们给逝者永恒的美丽,给生命最后的尊严,也给生者以慰藉。他们有个神秘而特殊的名字——遗体火化师。如果说生命是一段旅途,他们就是守护“生命最后一站”的“天堂使者”。
昆明市殡仪馆的遗体火化师由11名80后、90后男青年组成,他们常年坚持在40℃以上高温的火化车间,用过硬的专业技能护送逝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。
每天,随着祭奠的礼炮打响,灵柩缓缓进入膛炉。关门、开气、点火,摁下一个个按钮,火化师转入后方操作间留意火化的情况与进度。火化间里的火化炉在“嗡嗡”运转,炉内最高温度可达800~1000℃,此时火化炉的热量会扩散到整个火化操作间,室内温度常年在40℃以上。为保证遗体火化彻底,同时做到节能减排,遗体火化师要冒着五六十度的高温,在每台火化机旁来回观察与操作,每天近8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,火化师时时刻刻都有在火上烤的感觉,拣一次骨灰衣服就湿透一次。由于工作环境灰尘大,即便戴了口罩,一天下来鼻孔全是灰,连吐出的痰都是黑色的。因常年接触遗体,他们往往比常人要承担更多的恐惧和心理压力……
目前,昆明市殡仪馆每年火化遗体量约1万具,分派到火化师们身上每人每年约900具。他们常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,几乎没有假期,平时难以跟家人团聚,就连春节也难得和家人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。也正是因为有了火化师们的满满爱心,虔诚坚守,才能让逝者在人生最后一程走得体面,走得有尊严……